Latest

【实证翻译】中国的阶级斗争:珠三角农民工罢工个案研究

【实证翻译】中国的阶级斗争:珠三角农民工罢工个案研究

导读 在“世界工厂”的光鲜背后,支撑中国制造奇迹的是成千万上亿的农民工。他们拿着低工资,忍受长时间劳动,却往往没有工会等正式组织的保护。在“工人阶级已死”的主流论调下,作者试图探索的问题是在拥有世界上最大工人群体的中国,即便缺乏有效阶级组织,工人阶级身份认同是否正在自发地形成,并转化为阶级运动。 通过对2004年、2007年在深圳宝安发生的两起罢工事件的田野调查,作者发现,在全球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工人们因恶劣的劳动条件和制度性压制被进一步推向抗争的前线。他们通过集体停工、抗议,争取加薪和改善待遇,这些行动不仅挑战了用人单位,也让政府不得不回应。政府对独立工人组织的态度暧昧,使得工人运动难以形成,但频繁爆发的罢工与劳动争议迫使管理层和政府不断做出让步,从而推动了工作条件的逐步改善。这篇文章突破了“身份政治”主导的研究视角,重新肯定了阶级在理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地位,展示了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在中国的现实和潜力,是一篇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的重要文本。 关键词:珠三角,阶级,身份,罢工,工人抗议 译者:Allen 校对:17 专题导言 在中国,罢工从来没有被政府允许过。
tt

实证翻译

【实证翻译】21世纪社会政策改革:扩大城乡基本保障

【实证翻译】21世纪社会政策改革:扩大城乡基本保障

导读 本文梳理了中国在加入WTO后,党国体制下推动的社会政策改革,重点聚焦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住房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核心制度的演变与实施效果。作者指出,尽管国家财政支出持续增加,改革在表面上实现了“基本保障”普及,但由于制度设计分割化、市场化取向明显,实际保障水平高度不均,尤其对城乡居民、非正规就业群体、女性与农民工等边缘群体明显不利。 文章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在威权体制与新自由主义逻辑交织下,中国的社会政策为何未能有效缓解不平等,反而加剧了社会分层与不安全感。作为社保专题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整个专题进行总结。不仅描绘当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运行图景,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持续的制度改革与社会转型中,真正公平且可持续的保障体系应当走向何方。 关键词:社保,新自由主义,威权主义,不平等 译者:kobayashi 校对:十七 正文 原文:Neoliberalism, Authoritarian Politics and Social Policy in China 作者:Jane Duckett
勘探师

数据新闻

中国劳动数据台,发布!

中国劳动数据台,发布!

从城乡移动到产业变迁,从工时过载到性别问题,我们通过数据梳理与可视化探索,呈现中国工人议题的另一种面貌。 你是否好奇,除了微观的一个个工人故事、一场场罢工之外,整体中国的劳动议题情况是怎样的呢?你是否有过疑惑,这些年社会变动这么大,各产业、各领域、各年龄性别的工人们又遭遇了些什么。 这就是我们创建中国劳动数据台的目的,我们整理了分布在劳动统计年鉴、产业调查、人口报告等统计调查中的劳动议题数据,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其中的劳动变迁趋势。我们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使得数据更容易被理解和传播,让更多人从劳工的视角了解中国当前的变化。 欢迎浏览、传播! https://dashboard.laodongqushi.com/ 中国劳动数据台从城乡移动到产业变迁,从工时过载到性别问题,我们通过数据梳理与可视化探索,呈现中国工人议题的另一种面貌。
勘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