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翻译】意料之外的勇气:处在车间民主与专制夹缝间的武汉产业工人(1984-1985)
导读
我们在面对社会主义政权时,也许往往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一个强大而有力的党政机器和其背后的主要领导班子的言行举止不断地塑造着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同时其如果不是控制,至少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工人的行动。这种叙事的方便同样也是其危险之处在于,它扭曲了国家-政党-群众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一种刻板印象化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视角简单化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社会主义实践:似乎工人群众与社会主义政治之间只有灌输与被灌输、唤起与被唤起的单一且不可逆的联系。这种在历史叙述上“偷懒”的处理恰恰是对历史了解的匮乏所导致的。
本文通过聚焦一个历史上重要的改革过渡时期(即后毛时代的80年代中国),以及该时期下处于两项看似矛盾的改革的错位期的武汉,为我们展现了不仅是“社会主义对工人做了什么”,而且重要的是“工人对社会主义做了什么”。文章将工人主体性和能动性置于中心,探究了当一项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由于其在政治上的矛盾和具体落实时的可能遭遇的混乱与偏差,是如何为工人创造了宝贵的行动空隙,并从而引起自下而上的基层回应的。译者认为本文对未来中国劳动者和劳工行动者的重要启发即是:我们要尽量避免在纯粹形而上的政治学或者法理层面